史語所 — 組織架構
為全國最高研究學術機關,創立於1928年6月29日。目前有24個研究所及7個研究中心,涵蓋數理科學、生命科學與人文及社會科學三大學組,院內亦有藏品豐富的博物館群。
成立於1928年。是年初,大學院中央研究院籌備委員傅斯年向大學院院長蔡元培建議設置歷史語言研究所。7月,正式成立,由傅斯年代行所長職務。10月22日遷入廣州柏園,始有獨立所址,後經議定,以此日為慶紀念日。
中央研究院為拓展數位典藏內容、研發數位技術,推動數位人文學研究,及維護數位文化成果,特設立數位文化研究中心。
採Open Space的方式,實習生與實習生之間,僅用電腦作相隔。優點為互相討論的便利性,缺點為較沒有個人空間。
上下班採打卡制度,具有彈性空間1小時,上班時間早上8點整到9點整,下班時間下午4點50分到5點50分,上班時數須達8小時,不包含午餐時間。
中午12點30分到1點30分為午餐時間,院內餐廳數量少,因此多為在院外用餐。院外餐廳大致分為三方向:中研新村、舊莊、胡適公園後餐廳。
數位文化中心每月舉行一次院內會議,聆聽各相關部門之進度報告,主要為各部門之正職主管進行該部門當月進度報告,與實習生工作內容相關不大,但須到場聆聽。
實習生的進度報告學期中為兩星期一次,寒暑假則為一星期一次,進度報告內容包含該星期所負責專題之進度,抑或該星期研究之相關內容、論文介紹,內容可多可少,取決於自己的進度快慢